一、古代化妆的工具?
1、镜台:是古代女子的梳妆台,镜台的下方还备有小抽屉,用以放置胭脂、妆粉、眉笔等化妆工具,外形大方,实用。也是女子出嫁的必备嫁妆,如同妆奁。
2、妆奁:是原指女子梳妆打扮时所用的镜匣,是古人盛放梳妆用品的器具,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并流行开来,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历史十分悠久。
在战国秦汉时期,多为漆器妆奁,是名望贵族才能享有的。经过唐宋变革进入宋代平民社会以后,人们在追逐器物精美的同时,更加注重器物的实用性,这使曾经昌盛一时、适合席地起居的汉式漆奁逐渐演变成适合垂足而坐的多层套奁。随着明式家具的大发展,妆奁最终演变成了大型梳妆台和便携式梳妆匣。
3、花钿:是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等制成花形,蔽于脸上,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首饰。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
4、胭脂盒:是女子用来放胭脂、香粉的盒子,是古代女性闺房必备之物。汉代,当时女性不仅对胭脂制作方法、使用规范、香味成色有一整套严格流程,更对胭脂盒有着近乎偏执的审美趣味。正是在此时,开始出现了专门用来盛放胭脂水粉的玉石、琉璃胭脂盒。
唐代以后,胭脂盒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开始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转变,除了瓷器以外,鎏金错银珠玉螺钿,雕镂镶嵌,各领风骚。明清胭脂盒可谓数千年胭脂盒历史的巅峰,特别是贵族阶层对盛放脂粉的器皿更是无所不用其极,这在《红楼梦》中有所佐证。
5、螺黛:又叫“ 螺子黛 ”。是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的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螺子黛出波斯国 ,每颗值十金。
二、结婚化妆用什么工具?
化新娘妆需要的化妆品比较多,用到的工具也有很多。有:眉刷、眉刀、假睫毛、化妆专用的刷子、大中小等夹头发的夹子,化妆用的海绵块粉扑、双眼皮贴等。
三、古代玉雕用什么工具?
古代玉雕使用多种工具进行雕刻。其中最常见的工具有铁制圆盘-铊、无齿的锯、圆锯、钻、锥、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1。此外,古代人还使用人工旋车、砣子、钻筒、解玉砂进行雕刻2。另外,玉雕雕琢的基本工具有钩陀、膛防和碗花、碗防、铡砣、田防、錾陆等3。
四、新手学习化妆用什么工具?
初学者学化妆最基本的工具有:粉扑,修眉刀,化妆棉,睫毛夹,眼影刷等。
1,粉扑:作用是用于把“粉”扑到脸上,质地分海绵和毛绒。很多粉饼里都附带粉扑。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型、菱型、葫芦型。
2,修眉刀:是一种美容工具,通常选用优质塑料和刀片制作而成,修眉刀能帮助修除多余的眉毛。
3,化妆棉:作为上妆和卸妆的辅助工具,一般采用100%纯棉精制,表层经水刺处理,确保使用无掉絮,高温处理,两侧压边处理使用不易变形。天然纯棉材质细腻温和,触感柔软,柔韧有弹性,给肌肤更多体贴与呵护。
4,睫毛夹:使睫毛卷翘起来。市场上有按压式和剪刀式的手动睫毛夹,也有电烫睫毛夹。按压式的适合初学者,剪刀式的适合熟练者。
5,眼影刷:分大、中、小号,这样画出的眼影更立体。大号刷涂眼窝,中号刷涂主要颜色,小号刷负责描框和勾眼尾,使眼部更立体。
五、古代女子化妆用什么打底?
古人化妆的第一个步骤是敷铅粉,作用与现在打粉底类似,都是为了凸显自己肤白貌美,毕竟“一白遮百丑”。
六、专业钻孔都是用什么工具的?
只需要水钻,技巧就是在钻孔之前用胶带将所钻孔的四周将一个大塑料袋粘牢,目的是在钻孔时水不能流在墙面而是被塑料袋接住,钻完孔后孔洞别处都是干净的
七、古代做草鞋用的工具?
古代做草鞋,就是用草编织成鞋子,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也称草履、芒履、芒鞋,俗称“不借”、“千里马”。其特点是草鞋价格低廉,一般都买得起,或自己会编,且不耐穿,不必借,也无人借,故称“不借”。草鞋虽然简陋,但可以随穿者千里之行,故称“千里马”。草鞋历史悠久,盖为鞋之祖。
八、古代唱戏用的工具?
板鼓,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间流传历史久远。《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易”。是中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
板鼓,因常与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又称单皮(一面蒙皮)、班鼓(过去戏班专用)。是纳西、土家、侗、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纳西族称环鼓。流行于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及全国各地。
九、古代凿墙用的工具?
凿石头的工具叫凿子。
凿子(chisel)是指一种钢制工具,在柄或把手的末端带有刃口。凿子通常握在一只手中,与欲雕刻的物体表面成直角,并且利用握在另一只手中的木槌(MALLET)加以敲打。
凿子根据不同用途有着不同的造型分类:
平凿:刀口是平的,刀口与凿身呈倒等腰三角形,主要用于开四方形孔或是对一些四方形孔的修葺;
斜凿:刀口呈45°角,刀口与凿身呈倒直角三角形,主要用来修葺用,多数用于雕刻和雕刻的一些死角修葺;
圆凿:刀口呈半圆形,主要用来开圆形孔位或是椭圆孔位;
菱凿:刀口呈V字形,现很少见,主要用在于雕刻与修葺。
十、古代弓弦都是用什么做的?
古代弓箭的弦,游牧民族利用动物的腱、马鬃、或葡萄藤制造弦线。塞西亚人甚至曾用牛肠制造弦线。至于土耳其人, 他们以采用蚕丝制的弦线而闻名。
春秋战国之际的《考工记》记载,制弓以干、角、筋、胶、丝、漆,合称“六材”为重要。“筋”,即动物的肌腱,贴于弓臂的外侧(背部)。筋和角的作用都是增强弓臂的弹力,使箭射出时更加劲疾,中物更加深入。据《考工记》,牛筋是最常用的“六材”,选筋要小者成条而长,大者圆匀润泽。
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佳兵》中记载,“凡牛脊梁每只生筋一方条,约重三十两.杀取晒干,复浸水中,析破如苎麻丝.胡虏无蚕丝,弓弦处皆纠合此物为之。中华则以之铺护弓干,与为棉花弹弓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