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大诗人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章本来应该自然而成,最后由妙手偶然得之,这样的文章才是粹然无瑕疵的,不须人为的造作。
所有文学作品都应该是作者真情实感的反映,作者孕育这种真情实感的过程读者是看不到的。当文章喷薄而出的时候,在旁人看来就是“信手拈来”,殊不知这“信手拈来”背后隐藏着多少功夫。
“信手拈来”是长期积累长期积淀的爆发。古人写诗,“功夫在诗外”。陆游在《示子遹》中说:我年轻初学写诗的时候,只知道追求诗句工整,修辞华美,总在字句上下功夫。到中年写诗时,始所有悟,才逐渐窥察到宏大深邃的诗意境界,也就能写出一些好诗来,有如被湍流冲洗的顽石,显得奇特不俗。 唐朝李白、杜甫的诗,是不可逾越的高峰,有如数仞高墙挡在眼前,我恨自己领会不深,渴望而不可及。 元稹和白居易的诗,也只能说到达了高墙的门边,至于温庭筠、李商隐的诗,就不值得一提了,即使是他们的扛鼎之作,也未必能真正领会诗中三味。诗是六艺之一,哪能仅仅当作笔墨游戏呢?所以,你果真要学习写诗,不仅是字词句式,还要有更深的学问,作诗的工夫,在于诗外的历练。
所谓“诗外的历练”,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生活的积累。二、艺术的修养。
李白没有“挥金三十万”的漫游,没有走访名山大川,是断然不会成为诗仙的,没有“铁杵成针”的刻苦努力,也不可能“秀口一开,便是半个盛唐”。杜甫不是经历了安史之乱,亲眼目睹百姓的颠沛流离,也不可能成为诗圣。所以,生活的积累到位了,才可能“信手拈来”。
有了生活的积累,而艺术修养不够,也不可能“信手拈来”。阅历丰富,有故事,但不一定就能讲故事和把故事讲好。从“有故事”到“讲故事”到“把故事讲好”还有很远的距离。这个距离要用“艺术修养”来填补。
“功夫在诗外”是量的积累,“信手拈来”是质的飞跃。平常时日的功夫是深耕细作,“信手拈来”是灵感的闪现。没有风霜雨雪的“苦寒”就不可能有“梅花香”,没有千锤百炼的“磨砺”不可能有削铁如泥的宝剑,也不会有宝剑透出的森森寒光!
(图片来自网络)
古人写诗,都是信手拈来的吗?
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除非是一些低质量的酱油诗。但是那种劣质诗又不可能流传到今天,所以你也根本看不到!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文化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在被称为知识爆炸的年代。
这本来是好事,但是有的人静不下心,沉不住气了。他们不愿意去潜心研究学问,总想一步登天!动不动以文学家,诗人自居。并且粗陋的认为古人写诗也是信手拈来,随意而作的!而事实上呢,并非如此。
相反古人写诗都是用心琢磨,精心打造的。
比如说诗圣杜甫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句。你以为他水平那么高,作诗就是信手拈来的吗?
这是不存在的。他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就表达了自己写诗的态度。
又比如说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诗人白居易,留传到现在的诗作有三千多首!这么多诗,那是不是信手拈来,粗制滥造的呢?
非也、非也。恰恰相反。他的每一首诗都要求非常严格!据说他的诗写完后都要读给没文化的老保姆听,听不明白他就要改,一直到老保姆听得懂才定稿!这就是白大诗人的三千多首诗浅显易懂,能流传至今的原因!
还有另一位著名诗人贾岛,他不仅留下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名句,而且还留下了“推敲”两字的传说。
相传有次贾岛在写“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人”这句诗时,一边骑驴走路一边在想:到底用“敲”字好,还是用“推”字好呢?一不小心冲撞了礼部侍郎大文豪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得知原因后不光没责怪他,反而一翻思索后建议他还是用“敲”字更好!
当然也有人会说曹植不是只用了七步就吟出了著名的 “七步诗”吗?那还不是信手拈来?
这只是个个案。并且曹植除了自幼聪明,擅于作诗外,当时也是形式所逼,急中生智!不写出来有可能小命不保啊!并且当时近体诗还没形成,乐府诗相对来说要简单些。
还有人说李白醉酒诗百篇,那还不是信手拈来啊。
这除了李白是诗仙之外,还有后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而已!相传李白年少时到黄鹤楼本想题诗一首,但一看到上面有崔浩题的《黄鹤楼》,他也不敢随便轻易动笔啊!古人怕信手拈来写不好丢脸啊!
终上所述,古人写诗都不是信手拈来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要想写出佳作,达到艺术的顶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