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吹风机什么时候发明的?
法国人,亚历山大(Alexander.Godefoy)于1890年发明电动吹风机。
二、钉耙的发明故事?
1 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农民在收获和清理田地时,使用的是一种类似于木制耙子的工具。但是这种工具很容易磨损和断裂,而且清理效率也不高。2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开始尝试在耙子的齿上安装小钉子,以增强耙子的强度和清理效果。这种改进很快得到了农民们的认可,也逐渐流传开来。3 钉耙的发明让农民们的收获和田地清理变得更加高效和方便,也为之后农业机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钉耙已经成为了农业工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演变成了各种不同形式和用途的耙子。
三、圆明园发明的故事?
今天我给大家所说的故事是:圆明园民间传说——雍正造福海难工匠,鲁班下凡巧造海八怪。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年间,那时雍正还是皇子,当时圆明园是赐给皇子胤禛的赐园。等到胤禛登基以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建,不仅挖湖碓山、增建亭台楼榭,还在园子的南部建造了大型的宫殿,用来供皇帝和大臣办公上朝所用。
等园子修好后,有一次雍正正在巡视游玩,他最满意的就是九州清晏景区。这个景区由九个小岛组成,每个岛上都点缀着精美的建筑,同时九个小岛还象征着九州,代表着全国的疆土,所以最是得雍正喜欢。
可是雍正老是觉得缺少点什么,园子里有山有河却没有海,堂堂大清的皇帝,怎么能只统治山河呢,所以雍正又下了一道圣旨,要求工匠们在圆明园里开凿出一片海来。工匠们接到圣旨是真为难啊,圆明园占地上千亩,想要增加几个湖泊出来倒是可以,可海要怎么造啊?就是把整个园子都挖低灌满水,也没有海的气魄啊。可是圣旨难违,工匠们只能想办法,他们尽量地挖出一个大的湖,起名叫福海,希望这样能够交差。
等福海挖好放水之后,果然水面开阔,在有风的时候,水面还翻起一层层的波浪向岸边涌来,倒是还真有点海的意思。哪知雍正看完福海后大发雷霆,说着只能算个大湖,并且认为工匠们糊弄他,要把他们砍头。
在众人被推上法场的时候,一个风尘仆仆的少年赶到了刑场。推开护卫跪倒到监斩官的面前,口称自己愿意帮助工匠造海,还请大人留情。雍正听说有这样一个少年揽下了造海的活,觉得有意思,就召见了他,并且说道:“朕只给你三个月的时间造海,要是完不成,那么你和这些工匠一起掉脑袋。”少年说:“皇上给我三个月的期限,但我可以在一个月内完工,只是要求皇帝答应我以后不再刁难造园的工匠。”雍正当场答应。
转眼一个月就过去了,少年带领着工匠们忙碌了整整三十天。这天雍正带领群臣来一起验收。来到福海边一看,水还是那水,湖还是那湖。雍正立刻召来少年“这不是和以前差不多么?怎么就算造海了?”少年答到:“园子内造海,只能取其神,不能取其形。万岁你来看,那像什么?”说着手指岸边的一座新添的石山。雍正仔细一看:“这不像个大海龟么?”少年又指向另一处,雍正看了会儿说道:“这像一只海象。”少年一共指出八个新添的假山,雍正一共说出了八个海里的动物。
少年说:“这八种动物生活在海里,所以也叫海八怪,把它们布置在福海沿岸,即使景观,又能增加海的气氛。看到这海八怪,谁还说这里是湖不是海啊!”雍正完全被眼前的景色吸引,听到少年的解说不住地点头,当众宣布原来的工匠们无罪。雍正看少年如此机警,问他姓名,想要他当圆明园造办处的总管。可少年怎么也不接受,只说自己叫“鱼日”。说完,少年走了。众工匠被赦免了罪名想要感谢这个叫鱼日的少年,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他,突然一个工匠喊道,:“哎呀,我想到了,他是鲁班祖师也啊,鱼日不就念个鲁么,这是祖师下凡来救我们了啊。”
雍正也听说了,因为他答应过少年不再为难工匠,又怕他真是鲁班显圣,所以之后对众工匠真的不再为难,而且银两也给得足够多,这些工匠修完圆明园回到家后,都过起了富足的生活。
四、铲子的发明故事?
有一年鲁班接了一项任务(建筑宫殿)这需要很多木材,工期又短工人们每.天上山砍伐木材当时还没锯子,只有斧子效率太低,鲁班心急,上山察看,不小心拉了一把长在山上的野草手被划破,他细看野草就想到了做锯子,和后来他又发明了很多工具。如铲子等。
五、火药发明的故事?
火药的发明故事:
隋朝初年,有位名叫杜子春的人去深山寻访一位炼丹的道士朋友。因为两人谈得十分投机,不知不觉天色已晚,这里山高林密,人迹罕至。朋友便让杜子春在自己的炼丹房里住宿,并告诫他不要乱动房里的东西。山里气温很低,杜子春睡到半夜,突然被一阵寒风给吹醒了。他便拾了些枯枝、树叶堆在一起,生火来取暖。不料,他在添加柴火时,不小心碰到了身旁几个装有硝石、硫磺等药物的钵罐,药物一下子溅到火堆里,只听“轰”的一声,冲出一股火焰。顿时火焰冲天,火柱直穿屋顶。不一会儿,整栋房子都被烧成了灰烬。杜子春虽然跑了出来,侥幸逃得了性命。可他一想起那钵罐中“会着火的药”,心中仍然害怕不已。后来,人们便把这些“会着火的药”叫着“火药”。
六、扫把的发明故事?
据说,在古代,人们用手扫地,非常不方便。
直到唐朝,一位宫廷宦官发明了扫把,使清扫变得更加快捷方便。
发明者名叫“李清”,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心腹之一,負責整理宫廷里的卫生。
有一天,李清在宫廷里面拖地,发现托把太长,向上弯曲的叶子不能紧贴地面,效果不好。
于是他就翻阅书籍,找到了竹子可以削成毫毛的记载,并且自己动手试验成功。
这样扫帚的形态便随之而来。
扫把的出现,让清扫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从此,扫把开始流行,并且逐渐演化出了各种样式。
七、扫帚的发明故事?
一个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受到这个启发,他把鸡毛拔下来做成了最早的扫帚,但是因为鸡毛太软,不耐用,又把鸡毛换成竹条和草类改成了耐用的扫帚。
八、发明手机的故事?
1946年,贝尔实验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但是,由于体积太大,研究人员只能把它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20世纪60年代末期,AT&T和摩托罗拉这两个公司开始合伙开发移动电话。
1973年4月,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便携式蜂窝电话。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真正可以移动的电话才得以诞生。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盒子中,重量达3公斤,使用者要像背包那样背着它行走,所以就被叫做“肩背电话”。与现在形状接近的手机,诞生于1987年,但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像一块大砖头。从那以后,手机的发展越来越迅速。1991年时,手机的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1130克的手机。
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到1999年就轻到了60克以下。也就是说,一部手机比一枚鸡蛋重不了多少了。
除了质量和体积越来越小外,现代的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不仅可以拨打电话和收发短消息,还可以上网、玩游戏、拍照,甚至可以看电影。
九、镰刀的发明故事?
镰刀是一种农业工具,其发明故事不止一种,但主流的说法是镰刀最早是由中国古代人发明的。首先是镰刀最早是由中国古代人发明的。其次是镰刀在中国古代被广泛使用,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中,对于谷物的收割需要一种曲折的工具,而镰刀的形状更适合这种需求。同时,镰刀的制作材料也符合当时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域特点,使用的是竹子和木材。最后是尽管中国古代的镰刀最早被发明和使用,但后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发展,其形状和材质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现代农业中,镰刀已经被更加高效的收割机等机械所代替,但其仍然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十、叶圣陶发明的故事?
叶圣陶于1894年10月28日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出生。他的父亲帮当地一个地主做帐房,家境清苦。他六岁(1899年)时,进入当地的私塾就读,其后跟随父亲工作。在工作里,他有机会走遍苏州城,体会到低下阶层的生活。
1907年,叶圣陶进入当地的草桥中学(即后来的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就读。中学时期,开始接触外国小说及当时的文艺新潮。他不单喜爱阅读这些外国小说及新文学,更与同学组织诗会《放社》。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在当地一家初等学校任教,并试验当时的新式教学法。 在此期间,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他12岁入苏州长元吴公立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 不知疲倦的叶圣陶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
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这样叶绍钧满意而去。
1914年6月10日,叶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署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
1914年,他被排挤出学校而离开失业。在他失业期间,他全心投入文言文小说的创作。这些小说都寄到《礼拜六》杂志发表。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主编《小说月报》等杂志,同时继续文学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和大量短篇小说。作品收集在《叶圣陶集》里。 叶圣陶生活在一个不稳定的时代:他出生之年正值甲午战争,之后国家经历了百日维新,但很快又被列强割据。他早年的生活对他有很重要的影响,使他变得爱国,并致力投身于新闻及教育的工作上,藉以改善国家将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