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道地性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如“四大怀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和“浙八味”(白术、白芍、玄参、延胡索、杭菊花、杭麦冬、浙贝母、温郁金)就是闻名遐迩的道地药材。此外,安徽凤凰山丹皮、广东阳春砂仁、广东新会陈皮、四川康定炉贝、宁夏中宁枸杞、甘肃岷县的当归等也是道地药材。另外许多药名前标有“关”、“北”、“淮”、“川”、“云”、“广”、“秦”、“南”等产地,这些药物大多就是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的内涵可以概括为:①道地药材的本质特征就是量大优质,是优质的代名词。②药材道地性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种质(品种)、环境、生产技术、人文等因素,其中种质(品种)和环境对质量发挥着关键作用。③道地药材的标志就是产地,是由种质和环境与产地的相互对应性所决定的。④用药历史悠久,一直在行业内有良好的口碑。
道地药材的思想伴随中医药的诞生而开始,从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诸如其“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诸药所生,皆有境界”;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称其:“古之医者,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宋代寇宗《本草衍义》称其:“凡用药必须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有之有据”。“道地药材”一词的最早记载于明代汤显祖《牡丹亭》调药篇。随着古代医学提出道地药材这个重要概念,可以看出道地药材不仅是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也是具有中华特色中药品质综合评价的标准。近现代对中药道地性的研究也很多,道地性药材也成了评判药材质量标准好坏的一个指标。
现在研究中药道地性的分析方法包括:历史考证分析、基因分析、有效成分含量分析、生态环境差异分析和表型比较分析、还有学者建议结合药材栽培、加工方法和中医药理论拓宽药材道地性分析。
近年学者对中药道地性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分子及代谢组学层次,中药微生态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热点。中药微生态以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药材生长发育、代谢过程、成分积累等,进而对中药道地性的形成、变迁产生重要影响。中药微生态对道地药材鲜明的产地属性及优良品质属性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优良种质形成(包括使宿主获得更高的抗病虫害能力、抗旱能力、耐盐能力、抗寒能力等)、产量提高、药用部位形态建成、有效成分代积累、采收的时限性、药材毒性的形成、加工与炮制过程中的增效减毒、引种栽培后的品效变迁、菌类中药道地性等方面。